尊龙凯时·(中国)人生就是搏!

首页
新闻详情
新闻详情信息

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科技李浩:端边云协同,打造沉浸式虚拟现实新体验

2023年02月17日

2月16日,冰城论道暨第24届中国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哈尔滨举办。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科技CEO李浩受邀出席论坛,并发表《端边云协同,打造沉浸式虚拟现实新体验》主题演讲,他提出边缘计算从低成本开始走向低延时和高算力,正在加速真正的虚拟现实时代的到来。



探索虚拟现实的终极形态


虚拟现实作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,已经走过了180多年的发展历史。从1838年的立体镜开始,到1935年知名科幻小说《皮格马利翁的眼镜》,描述了一款能够同时模拟视觉、触觉、味觉、嗅觉的设备,从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VR头显概念。1989年eyephone的出现,则普及了Virtual Reality这个术语,并诞生了第一款面向消费者的VR产品。在国内,早在30多年前,钱学森就已经关注到VR技术,并为VR取名为“灵境”。而真正意义上引爆国内VR的一个关键性的事件,是17岁的Palmer Luckey在车库开发出Oculus Rift(2014年被Fackbook以20亿美金收购),从这开始大家对VR的交互形态基本上形成统一。


那么,虚拟现实的终极形态可能会是怎样?


李浩认为有五个方面值得注意,第一是视听达到人眼、人耳极限;第二是全身感知、实时体感交互;第三是触觉、嗅觉、味觉的沉浸式体验;第四是轻便、佩戴舒适的终端设备;第五是覆盖从娱乐到工作的真实场景。除了基于主流头显模式的演进,脑机接口(Brain-Computer Interface ,BCI)也是个很有潜力的实现形态。


要想达成上述目标,还存在着非常大的挑战。以视觉为例,最少要达到Retina的水平。而要达到Retina效果所需的码率,需要16K的屏幕。做一个简单的计算,如果只在最中间的60*60视野,用Retain效果配合一定的眼动追踪,周边用4K,经过压缩也还需要达到346Mbps的传输速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120Hz、16K的视频已经超过DP2.0的传输能力。



基于头显模式,在触觉感知层面从气动、物理、超声等方向业界都在持续探索。同时部分人认为现有技术路径无法满足沉浸式的感官代入,脑机接口才是最终选择。Elon Musk曾多次表达:“没人喜欢把屏幕贴在脸上,从长远来看,一个复杂的Neuralink可以让你完全进入虚拟现实。我认为,我们离消失在元宇宙还很远,这听起来只是一种时髦的说法。”


脑机接口面临着大脑复杂工作模式和庞大神经元数量的双重挑战,根据脑机接口摩尔定律,以现在的BCI技术平均7.4年才能使可同时记录的神经元数量翻倍的速度计算,所以要达到同时记录100万神经元的话需要2100年,而要记录大脑皮质层的200亿神经元则需要到2225年。


在视听环节达到沉浸式体验,基于头显模式在当前的技术基础上是可行的,但成本和延时的挑战巨大。在成本上,以云VR游戏为例,按照现在的网络模型去搭建达到理想体验的实验网环境(140°以上的视场角,8-16K分辨率,大于120fps,低于20ms的端到端延时等),计算云端算力和带宽成本,单位在线用户的服务成本每月高达数千块。即使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,现有公有云的算力分布和网络延时也无法达到理想体验。


云边端协同,实现强互动沉浸式体验


面对从终端硬件、传输、到计算的各项挑战,如何构建强互动场景下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?李浩提出,终端要充分利用云端的渲染算力,在持续迭代的终端硬件基础上(高尼特、HDR、眼动追踪、micro OLED等),逐渐普及的千兆传输网络,更强大的云端算力池,都在加速真正的虚拟现实时代的到来。


同时整体的计算拓扑也亟待升级,为了达到更好的性价比,必须突破现有网络模型,从最开始支持本地运算的一体机模式,以及运算显示分离的云端模式,升级到云边端协同运算框架,真正将边缘计算融入到整个体系。



作为国内较早专注于边缘计算领域的公司——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科技8年来,通过共享+自建的方式,构建了一个超立体的边缘城市网络,现在也是国内最大的边缘混合网络,可覆盖边缘计算节点500万+,储备带宽70T+、存储1500PB+,储备的浮点算力达到百P级别、AI算力达到E级别。同时,还拥有领先的组网+传输能力,卓越的动态节点管理和算力智能调度等核心技术。在分发领域已经服务国内90%以上的需求用户。根据国际权威分析机构IDC调查数据显示 ,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科技位居中国边缘公有云市场第一梯队。



在云游戏、AIGC、虚拟现实等算力密集型业务场景,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科技正在持续构建算力网络,通过汇聚多层次的算力资源,把处于网络不同层级的海量资源进行统一调度,为企业和用户提供超低延时、强算力、高性价比体验。


李浩表示:“我们的理想是构建一个超低延时、超强算力的网络,这个网络不仅能够给像VR这类的场景去服务,我们也希望能够落地到更多的产业互联网场景中,加速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。”


建议反馈

业务咨询

友情链接: